2011年,在遵义桐梓避暑的退休教授刘晓生,偶然发现当地孩子的英语发音欠佳,便在当地办起了免费的英语辅导班。最初,课堂设置在走廊上,没有桌子板凳和黑板,村民们便凑钱添置;随着学生人数增加,有一户村民让出自己家的院坝用来上课,“坝坝英语”课堂由此而来,距今已有十四年。
这个暑期的“补习班”,为啥一开就是十多年?
“银发”邂逅“朝气”,学习变得有趣。作为一名具有30多年教龄的老师,刘晓生教授拥有深厚的知识积累、丰富的教学经验。资深教师遇到好奇心强、求知欲旺盛、学习能力强的学生,依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;同学们遇到的学习问题迎刃而解,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、感受学习的乐趣,带来沉甸甸的收获。第十四年奔赴桐梓,点亮了孩子的梦想,铺就学生温暖求学路。
“凉意”带来“暖意”,情感得以升华。十多年来,刘晓生与桐梓学生的“暑假之约”,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。从避暑游客变成英语老师,从三尺讲台到农家院坝,人们看到了一个年逾古稀的长者对晚辈的关怀与帮助,钦敬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老园丁的赤诚初心。“桐梓之约”让老先生收获凉爽、让学生们收获知识。气候的“凉意”通过授课带来内心的“暖意”,缘分在这样的互动中完成了闭环。
展开剩余29%“引财”同时“引才”,乡土活力显现。刘晓生教授最初因避暑而来,后又因授课而常往,为当地带来了消费,同时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,“留财”同时也“留才”。贵州作为夏季最凉爽的地区之一,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慕名前来。打好凉爽气候“这张牌”,可招徕更多青年才俊创新创业、投资兴业、安居乐业,吸引已离开工作岗位的老专家、老教授颐养天年、发挥余热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李海钦
编辑 金妮
二审 伍少安
三审 蒋叶俊
发布于:贵州省中航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