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一直让我推荐一些旅游类的书,说她希望带娃出去玩之前,可以先对目的地有个大概的了解。但她又不想要旅游攻略,因为名胜古迹来龙去脉之类的硬知识,随手就能搜到,她希望孩子能看点不一样的,特别一些的。
我想了想,按照她的要求,整理出这份“旅游书单”。
书不多,但每一本都连接着我真实的出游体验。
CITY WALK 城市漫步
“未来建筑家”系列
展开剩余93%如果你打算去城市旅游,就一定别错过“未来建筑家”系列。
看过它,再经过长长的桥梁或高高的大楼时,你便会关注它们的搭建方式,会不由自主地思考它们用了《你好,桥梁》或《你好,高楼》里提到的哪一种;再穿过美丽的花园时,你会想起人们喜欢用建花园的方式打造自己的“理想中的大自然”;再到哪个城市观光,你就会格外留意,高楼、道路、设施……都在表达怎样的生活理想。
《未来建筑家:你好,城市》,里约热内卢贫民窟的居民经常遭遇诋毁,于是便用五颜六色的建筑来表达自己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热爱。而五颜六色的建筑也真的为他们创造了工作机会。
一个看过这套书的朋友说,当他看到《你好,高楼》里的阿格巴大厦时,他马上想到了北京的银河soho大楼,两栋高楼都采用了蛋形设计,都建造在2000年初。
《未来建筑家:你好,高楼》里的阿格巴大厦(西班牙)
而我在去天津游玩时,则格外关注天津的桥。因为我在《你好,桥梁》里一口气了解了8种造桥的工艺,想着海河上的30道桥,怎么都能找到与之呼应的。果然,我在书里看到了米约大桥(斜拉桥),在天津看到了永和桥;在书里看到了福斯桥(桁架桥),在天津看到了(国泰桥);在书里看到了金门大桥(悬索桥),在天津看到了(富民桥)……
《未来建筑家:你好,桥梁》里的金门大桥
这种贯穿纸上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奇妙感觉,让我得城市游多了很多欢乐。所以现在,我也把这套书推荐给打算开启citywalk的朋友们。
关联推荐
《建筑的故事》
无论是插画还是文字,都非常好看!全书用16座经典建筑的超精细剖面图穿起了人类3000年的建筑史,你不但会因它了解到丰富的建筑知识,还能感受到人类蕴藏在建筑中的野心与情感。
但《建筑的故事》收录的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胜,像巴黎圣母院、紫禁城、泰姬陵……而“未来建筑家”系列,则侧重我们当下正在使用的建筑。
关联推荐
《如果你住在这里:世界各地的房子》
作为浪花朵朵这些年来的人气绘本,这本书讲述的是世界各地又寻常又奇怪的16栋房子,说这些房子寻常,是因为很多人真的住在里面,过着和我们一样平凡的生活;说它们奇怪,它们又真的和我们常见的房子大不相同,有长在树上的,有浮在水里的,有终年覆盖着厚厚积雪的……
整本书都是用浮雕纸艺作品贴出来的,作者会引导你想象自己居住在这些房子里的样子,还会告诉你它们为什么要建得这么古怪。
《世界各地的市场》
有多少人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,都会去那里的市场转一转呢?
我非常爱旅游的妈妈说,如果你想了解一个地方的生活,就去那个地方的菜市场转转。
《世界各地的市场》也是这样认为的。
书里介绍了40个国家和地区的形形色色的市场,室内市场、露天市场、水上市场、跳蚤市场……还侃侃而谈市场的来龙去脉,
大人看可能觉得有些浅,但如果想一口气告诉小学低年级的孩子,市场是怎么来的、有哪些种类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……这本再合适不过。
和孩子分享逛市场的乐趣,若是只停留在“看看能买什么有趣东西”上,多少有些不尽兴。而且很多时候,当我们缺少准备,即便有趣的事物摆在眼前,也分辨不出来。
我很喜欢《世界各地的市场》里的这几页,它让我萌生了再去旅游、逛当地的菜市场时,留心观察里面有哪些高频蔬菜(哪些我没吃过的),有多少种肉和鱼,多少种香料和谷物……虽然没有讲什么硬核的知识,却给了像我这样爱动脑筋的人寻找快乐的新启发。
博物馆、艺术馆深度游
“开课了!博物馆”系列
虽然这套书将文物和学科结合,讲得酣畅淋漓,但我此刻推荐它,还不是这个原因。
而是它真的太适合博物馆深度游了。
它不是干巴巴地罗列知识词条,也没有故作幽默的油腻,就像逛博物馆跟到了一位好向导,全程被讲解吸引。
整套书讲了40件文物,相当于做了40次如何看文物的示例。
让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总结出“看文物的方法”——
我们可以把文物放在它所处的时代中去看,了解它诞生的过程、运用的技术、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、使用的场景和方法,以及它经历过的事。
我们还可以把同类型但不同时期的文物,放在时间轴上观察变化,比如从原始时代到清朝末年,人们都用过哪些算数工具,龙又是如何从类似猪的形象变成我们今天熟悉的样子……这些变化会折射出人们生活与信念的变化,也会让我们直观地看到科技发展的脉络。
不得不说,博物馆方面的书超级多。
但我知道,你和我一样,一直以来都希望找到一本能带你看门道的博物馆书,最好读着轻松,又有满满的收获感,又开心。
这套“开课了!博物馆”完全可以满足你的需要,不论是逛博物馆前做准备,还是逛博物馆后整理所见所闻,它都能助你一臂之力。
《艺术博物馆(少年版)》
小时候,每年假期,家人都会带我去逛美术馆。遗憾那时没有什么适合小朋友的艺术启蒙书,我也只能走马观花,看看漂亮的画。
如果我小时候能有《艺术博物馆(少年版)》这样的书就好了。
《艺术博物馆(少年版)》出自大名鼎鼎的费顿出版公司,浪花引进过它家的很多书,它家在艺术教育上堪称全球顶流。这本《艺术博物馆(少年版)》真地复刻了艺术博物馆的样子,看看它的目录,不是一个一个的条目,而是一个一个的“场馆”——
《艺术博物馆(少年版)》收录了人类35000年来的艺术作品。
它不但让你一饱眼福,还会引导你关注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,正如作者所说——
“探索艺术的过程就像在当一名侦探。艺术品会透露你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线索,它们可以向我们展示发生在当代之前的事情……可以帮助我们创造性地思考我们所处的时代,思考我们与过去的人们,或者与邻居们有哪些不同(相似)。”
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,我们逛到的艺术博物馆,大多是按照特定主题来策展的,我们很难通过一个展纵览人类艺术史3万年。
但翻开这本书可以。
如果你对艺术感兴趣,真的可以把《艺术博物馆(少年版)》搬回家,用它在心里构建起一个艺术的体系。
最后,浪花的另一个艺术启蒙经典《儿童艺术大书》也出自费顿出版公司,不过《儿童艺术大书》更偏重“如何欣赏一幅画”,《艺术博物馆(少年版)》更侧重呈现全人类的艺术史。
自然观光
《踏入荒野》
只要亲近过大自然,就会喜欢《踏入荒野》。
因为翻开它,就仿佛投入自然的怀抱,那些曾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生命的悸动、欣喜,都会在瞬间被唤醒。人也不由自主地开始想象,进入森林、登上雪山,在静谧的夜晚拥有整个宇宙——
“你可能在晚上看过星星,可是在野外,你将获得整个宇宙。”
作为野外生存攻略,它的实用性不亚于那些走硬汉路线的攻略。
它一口气介绍了60多种野外生存技能,包括寻找营地、划船技巧、如何辨识方向、搭庇护所……如果你真的有露营的计划,一定能在它这里找到需要的东西。
但我最喜欢的,还是它周身散发的自然气息,即便我完全没有露营的打算(太累人了),还是时不时地打开它,想象自己身处其中,并借此恢复气力。
我曾经很奇怪,为什么人在大自然中会感到放松,为什么需要在户外唤醒自己的生命力。
直到看见一位朋友说,因为人在大自然里,会卸下社会性的重担。
《踏入荒野》就是能让人随时随地卸下重担的书。
关联推荐
《我们出去玩吧》
《我们出去玩吧:周末野外活动指南》要是只是想带着孩子在家附近的公园玩一玩,不想跑大老远去深山老林,可以看看这本。它介绍了20多种安全好玩,且没有任何难度的亲子户外游戏,像观云、追踪动物脚印、观察植物等。
这次就介绍到这里啦,希望大家能在这个夏天,玩得开心!
作者:柳无码
发布于:北京市中航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